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西瓜籽 于 2023-3-21 09:50 编辑 3 G# F% r2 o$ E" x( X3 W: ]. G
* u2 I# |$ g+ f/ o+ c3 G
春分时节,桃花烂漫,在西湖边踏春赏花的吕德海(化名)一家人其乐融融,走在一家人前面的吕德海健步如飞、笑声爽朗,谁也看不出他在一年前才被确诊肺癌,是一名刚做完手术半年的患者。
@0 D. w1 j8 a. O7 D很多病友觉得吕德海很幸运,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奇迹,或许是源于在抗癌路上的第一步就作出了一次正确的选择:听从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主任胡坚教授团队的治疗建议,选择了新辅助免疫治疗,为手术根治肺癌打赢了一场胜利的“围歼战”。 , ]8 R0 V; o- K% N* L% D
初春时节,西湖边桃花盛开
; z R8 E$ M6 L- |1 P& Y* \" u( {2 m( E
( t1 t$ u3 m# g5 ?4 O7 U8 U9 d
2022年3月开始,50多岁的吕德海夜里经常咳嗽不止。他刚开始没在意,没想到,晚上咳,白天咳,咳嗽一阵凶过一阵,严重时甚至喘不过气了,快一个月都没好。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回家一听这情况果断做出决定:“你这咳嗽不对劲儿,必须去医院查一下!” " q7 C9 ]+ ^6 u
在女儿的坚持下,4月初的周末,吕德海不太情愿地去医院检查,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咳嗽而已,没想到医生将吕德海的女儿和其他家属叫到办公室,告诉他们这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有个4cm的肿块,初步判断可能是肺癌,建议到大医院进一步检查,尽快争取手术机会。”当天,心急如焚却强装笑颜的女儿就带着吕德海直奔杭州。 ) N& _& x3 O% p' [8 N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Y/ ?7 O7 |1 j2 J' B0 r吕德海在杭州开始一系列的检查:CT、验血、Pet-CT……医生又带来一个新的噩耗:“基本确诊是肺癌,且Pet-CT发现有淋巴结转移。”一家人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一残酷的现实, 不过是咳嗽一个月,怎么变成“肺癌”?最后还是医生道出了真相:
* b( o( x5 |0 b" W4 p慢性咳嗽多数不是肺癌,但对于长期抽烟的老年人、没有感染病因的慢性咳嗽、戒烟后一个月以上咳嗽反而加重者、有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来说,则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及时做胸部CT检查,必要时做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活检组织,通过病理检查来确定是否为肿瘤,以及肿瘤的良恶性和分期,这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T$ }7 y1 e3 }$ K# \5 I* b/ I
肺癌、有淋巴结转移、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面对沉重的事实和五花八门的肿瘤治疗方案,对于家属来说,根本不知道哪个是最适合、最正确的选择?而抗癌之路犹如开工没有回头箭,一旦选错,则可能永远地失去了延长生命的一线机会。
6 x P- l/ ~6 Q8 c7 m" K女儿与一家人多次讨论后决定:既然有手术切除肺癌的机会,那就找最有经验的专家来做,将复发的风险降到最低,争取手术根治成功的最大希望。心急如焚的一家人分别通过医生和朋友打听,最终将希望寄托在胡坚主任身上。
- h* i' u3 n, ` m5 o6 v9 _/ s7 y) S ]! z% L+ N
4 C& z* v: z7 v
: F& v" E# j) i6 C6 U5 C* o' ^4月19日,吕德海住进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的病房,直到此时,他仍不知道自己患癌的事实。 8 x4 L& ~! w' G4 _3 B* |
经过CT、支气管镜等一系列入院检查,吕德海被确诊为:“右肺下叶肺癌伴周围阻塞性改变,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病理检查及分型为肺鳞癌,2B期。加之外院Pet-CT发现有淋巴结转移。”
8 r3 c# |2 V- w这样的手术病例,即便对于身经百战的胡坚主任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y. d: J! E7 J)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主任 胡坚教授
* O J$ l. W4 P$ k) [, Y- A) ~4 m一方面,吕德海的肺部肿块虽然可以切除,但从位置上来说属于中央型肺癌,在吸烟的肺鳞癌患者中比较常见。顾名思义,中央型肺癌就是长在肺中央的肿瘤,对重要的支气管、动脉、静脉都有侵犯。如果直接切除,首先不一定能切除干净,而且很可能要切除一侧全肺,这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 o8 r: b$ O5 X5 A! y4 h0 W9 f
另一方面,这名患者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表明看不见的肿瘤细胞已经开始向外蔓延,甚至已经潜藏在了人体各个器官内,而这正是手术无法处理的,所以相当一部分患者术后会复发转移。回忆起来,胡坚主任自己都揪着心:“在以前,这类患者治疗效果通常都不理想,哪怕做了全肺切除,还是会担心癌细胞转移带来的复发,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有50%之高,而且一旦复发往往就是晚期。”
% C e5 f( m3 s' W- Q3 J N! ^1 {5 V在过去,这些患者常通过术前的化疗来争取肿瘤病灶缩小、消灭潜在肿瘤细胞、进而获得更好的手术机会。这种在术前应用的治疗方案也叫新辅助化疗,但这一经典的手段在临床上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对5年生存率的提升只有5%左右。 # Q8 G4 R4 F! T2 a3 |# u/ m
然而,随着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肺癌手术治疗的格局也悄然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就在今年,首个PD-1抑制剂用于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药物适应症在中国获批,这意味着像吕德海这样可以手术的肺癌患者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进一步提升手术根治的宝贵机会,更有望大大延长术后无复发的生存期。这项适应症的获批基于一项全球大型临床研究的结果。此前,研究的结果一经公布,立刻在学术界引发了轰动,也给胡坚主任留下了深刻印象: 2 w* Y" ~8 j+ b& D
“研究中,PD-1抑制剂+化疗的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不仅为手术疗效比较差或难以达到完全切除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治愈机会;更重要的是,术后有24%的患者切除标本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任何癌细胞了,术语叫‘病理完全缓解(pCR)’,意味着新辅助治疗的疗效非常好,术后的复发风险也会很低,这种情况在以往几乎是见不到的。简单来说,免疫治疗相比传统的化疗,为手术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获益。”
* J; E. p S/ o: j5 L( P% l经过病情会诊和家属沟通,胡坚主任建议为吕德海在术前应用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每个疗程为三周。女儿和家属经过讨论,决定听从胡坚主任的专业建议,不急于进行手术,而是先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再根据疗效决定择期手术的时机。 / h$ G% o5 G$ Z1 g* P+ s
在第二个疗程时,吕德海察觉出一丝真相:如果只是炎症,为什么要输液这么久?由于治疗的副作用,他胃口变差,经常反胃,在他的追问下,女儿道出了患癌的真相。 : \7 y5 R+ g9 ]8 j. X
知道真相的吕德海心里非常难受,对肺癌死亡的恐惧,对家庭未来的迷茫,让他彻夜难眠,暗自落泪。他最担忧的是,这样的绝症,到头来,人财两空,给家庭留下沉重的负担。 ( [3 h9 ]1 F' {+ R8 H- l
住院期间,吕德海(化名)常在浙大一院的花园中舒缓心情 , K' ~7 }7 T) f2 ^- a6 Q
面对患者吕德海的沮丧和消沉,胡坚主任团队一再予以安慰和鼓励,告诉他如今肺癌的治疗手段和疗效已经日新月异,有很大机会根治:要相信我们专业的医护团队,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一定能“搏”一个治愈的希望。
( G1 N; j3 g/ d; k胡坚主任还笑着跟吕德海打赌:“放心吧,做完手术4天你就能出院,相信我们!我们一起选择的治疗方案是最适合你的!”将信将疑的吕德海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术前的最后一次复查中显示:病灶奇迹般地变小了,肿瘤分期明显下降,从2B降为了1B!这意味着手术难度也随之大大降低。他还惊喜地发现呼吸困难、剧烈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营养状态也有所改善,体重增加,对手术的疗效有了充足的信心。 # a0 j. V- R8 _8 u g; m4 ~
% I: Y! c/ F9 U9 R0 ]- y
转眼间,到了手术那天。经过综合评估,胡坚主任为吕德海采取了创伤更小、保留肺功能更多、术后恢复更快的胸腔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 “简单来说,就是先把占据‘交通要道’的肿瘤切除,然后再把两头正常的支气管像缝袖子一样吻合,完成重建,这样只需要切除一叶肺,损伤比较小。但这么精细的手术要在胸腔镜下完成,确实很有挑战性。”胡坚主任介绍道。
: W/ g. B6 ~5 Z9 c5 H6 H+ H胡坚主任 / P6 K+ \* _& {! s$ }: }3 u" i
但在胡坚主任的高超医术下,手术完成得非常成功。令人惊喜的是,术后的标本病理检查显示:“(右下叶)肺组织内未见癌组织……上切缘、下切缘未见癌组织。支气管旁及(7、11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组织。“
9 S0 w* h! Y3 w: Y- E这意味着这次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达到了所有患者和医生梦寐以求的“pCR”,也就是找不到任何癌细胞。这一切,新辅助免疫治疗功不可没。 * `' b* e3 P/ A0 {( k
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吕德海等到了胡坚主任的承诺,他真的术后4天就出院了。吃饭、睡觉都很快恢复正常,精神和体力好的不像是刚做了肺癌手术的患者。
; |7 C( a4 L3 J# j9 ^- h5 J0 {( Y* U胡坚主任说:“吕德海不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任何并发症,而且随访半年来,我们在他身上没有发现任何肿瘤学的证据,包括血液检查、CT、B超、活检等手段,都没有发现肿瘤复发的征兆。我们将继续随访下去,期待看到更长期的获益。” 1 z, A3 P t1 }4 S' X! B5 Q
在吕德海身上奇迹般的“逆风翻盘”,胡坚主任说,这不只是个例,而是未来在很多肺癌患者身上都可以成功复制的方法。 : H, h3 A h2 d1 w9 M
和传统治疗方式不同,肿瘤免疫治疗并不是作用于肿瘤本身,而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肿瘤。“通俗地讲,肿瘤细胞就是身体内的‘武林败类’,靶向药和化疗药是直接打击,效果直接但容易耐药。免疫治疗药物则是动员人体内的免疫T细胞来‘清理门户’,只要识别出身体内有癌细胞,就可以动员免疫细胞无死角清除。比如吕德海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其附近支气管及远处淋巴结的那些肉眼看不见的转移癌细胞也被彻底清除干净,即便在显微镜下也无影无踪,大大降低了肺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 P% i7 f( c9 F5 n% l“而把免疫治疗用在手术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能令分期处于较晚期的肺癌获得更好的手术机会,比如IIIA期的肺癌患者就适合用来降期,有望通过新辅助免疫治疗变成中早期,实现肿瘤的彻底切除,这可能是新辅助免疫治疗获益最大的患者群体。最重要的是,肺癌患者一旦获益,往往能表现出‘长尾效应’,也就是长期无复发生存,这跟化疗比不可同日而语。”胡坚主任解释道。 , q1 E. p1 j* a4 Y
胡坚主任认为,对于免疫治疗,肿瘤学界的期待远不止于此。总之,免疫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 M4 ^9 |! ^4 \& S2 |* v& S吕德海无疑是一名的幸运的患者,发现肺癌后立刻找到了胡坚主任,接受了专业的治疗,取得了理想的疗效。每个患者和家属都希望能像他一样少走弯路,对此,胡坚主任也提了一点能少走弯路的建议: : K4 W5 A F( q+ H6 [) Q$ c& {
“每个肿瘤患者都有个体化的病情特点,量体裁衣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时一定要找到专业的专家团队,在规范化基础上制定个体化治疗的方案。同时,患者和家属要通过正规的途径学习一些关于肿瘤诊疗的科普知识,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最后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选择。” , w* D9 P7 R5 V
术后康复、迎接新生活的吕德海(化名)
! ~9 r. Z5 O/ ~$ C k胡坚主任还感慨道:“吕德海的女儿是护士,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所以她第一时间带父亲去检查,寻找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同时又对新技术有所了解,治疗依从性比较好,少走了很多弯路。” p* v, ]0 }) h4 j
“不仅如此,吕德海和家属还重视了一个容易被其他肿瘤患者忽视的细节:手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到良好的长期疗效,是为了活得长、活得好;而只是把手术做完,并不等于活得长、活得好,所以他们在确诊后并没有急于要求手术,而是在整个治疗决策过程中都积极参与、配合,包括手术前、手术、术后综合的治疗方案,以及在多学科讨论基础上的个体化方案。 2 U. O- _5 P" y3 M1 R. N
可以说,吕德海治疗奇迹的实现,最终离不开其亲友团和他女儿的功劳。”胡坚主任总结道,“我们衷心希望所有肿瘤患者都能像吕德海和家属一样,相信专业的力量,接受最适合的方案,积极配合治疗,少走弯路,取得最好的疗效。” ' T. `( z2 K6 C$ V1 F0 Z
4 T: ~: v1 B8 [3 } |